不过,仔细梳理相关消息后会发现,无论是广州与东莞的跨城地铁,还是深圳与东莞的跨城地铁,目前都尚未动工建设,仍处于规划阶段。
尽管广州、深圳的地铁已经修到东莞家门口,但东莞方面表示,还在努力争取城市轨道交通建规二期调整获批。
目前,东莞全市仅开通了一条地铁,里程数仅37.8公里,不到佛山的1/3、苏州的1/7。
去年9月,广州地铁公示了东莞地铁1号线二期工程(穗莞边界至黄埔新港段)的规划环评信息,显示未来东莞1号线有望接入广州地铁,在黄埔新港站与广州5号线换乘。值得注意的是,广州5号线东延段设计时已预留东莞地铁接驳条件,其终点站黄埔新港站规模大于普通车站。
再看深圳。今年6月21日,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科学联盟成立,会上透露,根据深莞城市轨道规划,将推进深圳地铁6号线号线号线号线。两条线路建成后,设计运力合计约3.5万人次/小时。
目前,东莞在建的地铁项目有1号线号线年东莞市政府工作报告披露,今年将加快城市基础设施提质升级,开通运营轨道交通1号线号线号线一期的前期工作。
也就是说,东莞目前正在建设的是地铁1号线号线号线号线二期目前尚未动工。与深圳地铁6号线号线三期同样没有动工。
此外,深圳提出推动深圳13号线号线号线目前也处于前期规划阶段,尚未开工建设。
据悉,东莞地铁1号线一期,呈西北至东南走向,串联了水乡新城、中心城区、松山湖、东南临深片区。1号线公里,建成后将与已开通的2号线实现 “十” 字交叉换乘,未来全线还将与广州、深圳的轨道交通实现互联互通。
据介绍,2022年8月东莞轨道交通2号线三期工程开工建设,该工程北起虎门高铁站,南至滨海湾新区交椅湾站,计划于2027年建成。
据2025年东莞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,2025年东莞将加快打造畅联湾区的综合交通网络,争取城市轨道交通建规二期调整获批,强化与广深地铁的衔接,共同打造 “轨道上的大湾区”。
据南方都市报报道,东莞轨道交通二期建设规划已于2022年4月获批,原方案中3号线座车站,覆盖滨海湾新区、长安镇、松山湖等区域。
2024年8月,《〈东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二期建设规划调整(2022 - 2030 年)〉社会稳定风险分析专题报告》进行评估前公示,在已批的1号线号线二期(东莞段、广州段)、1号线号线支线北延线号线北延线号线北延线号线 个项目。新增项目线 公里(最终以国家批复为准)。
东莞在产业经济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,例如有 “东莞一堵车,全球就缺货” 的说法,全球1/5的智能手机在东莞生产,全球25%的动漫衍生品由东莞制造,中国近85%的潮玩来自东莞,足以见得其经济的发达程度。
然而,在万亿级城市中,东莞的地铁建设显得非常滞后,不仅落后于苏州、佛山、无锡、常州,甚至落后于徐州、芜湖等欠发达城市。
然而,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东莞的地铁等基础设施发展相对滞后。同为工业强市,东莞的地铁里程仅为37.8公里,约为苏州地铁里程355.4公里的十分之一,是佛山地铁里程150.2公里的四分之一。
如果1号线年底开通的话,届时东莞地铁运营里程将达到95公里,这将极大地改善当地的交通状况,促进区域间的交流与合作。